近日,天津康汇医院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再次取得瞩目成就:成功引入心脏起搏领域的突破性新技术—— Entrant™单腔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并在心血管内科齐向前主任医疗团队的精准操作下,成功应用于患者,成为天津市首例Entrant™单腔ICD植入手术。这标志着天津康汇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疾病治疗领域又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患者男,43岁,主因“活动后喘憋6年,加重10天”住院。6年前活动后喘憋,伴胸闷、心悸,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对症治疗后出院,此后喘憋反复发作,伴有间断性下肢及面部浮肿或“黑朦”,长期服用大剂量利尿剂和 β受体阻滞剂,药物效果差。10天前,患者再次出现活动后喘憋,伴胸闷、心悸、头晕、咳嗽、咳痰,就诊于我院。经检查,心电图提示:快速型心房颤动,ST-T改变;心脏彩超提示:EF30%,左心室扩大,符合扩张性心肌病改变。我院心血管内科以“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收治入院。
患者入院后,24h动态心电图提示:房颤心律,平均心率90bmp,最快心率201bmp,最慢心率51bmp,室性早搏1118次,最长RR间期2012ms,符合ICD猝死预防的IA类适应症。
据齐向前主任介绍,单腔 ICD 植入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治疗技术,通过植入体内的除颤器,持续监测患者的心脏节律。除了具有起搏功能外,当检测到心室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时,除颤器会自动发放电击,纠正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跳,从而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手术过程中,齐向前主任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局部麻醉下,于右室心尖部植入除颤电极1根(电极参数:起搏阈值0.5V/0.5ms,感知11.7ms,阻抗560Ω),于左侧锁骨下植入转复除颤器。手术团队配合密切,经过严谨细致的操作,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齐向前主任说:“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得益于我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秀的医疗团队。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属于天津市首台。这台设备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它在兼容核磁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在规定的条件下,患者可以接受临床1.5T和3.0T场强的磁共振成像检查,满足不同的核磁需求。二是新增蓝牙低功耗通信功能,可以通过数据加密进行连接,保护患者的信息;新增VF治疗保证,用于识别和治疗本质上可能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三是与既往的QHR电池相比,这款设备的电池容量更大,寿命/体积比更高(体积仅30CC,重量74g),简化了除颤导线的连接,可以为患者提供声音提示。总体来说,这台设备的引进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保障,也为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
此次引入Entrant™ 单腔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不仅是天津康汇医院心内科手术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更是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天津康汇医院心内科手术团队将继续引进更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推动区域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单腔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ICD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治疗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两部分组成,脉冲发生器如同一个精密的“司令部”,通常被植入在患者胸部的皮下组织中,虽然体积小巧,但却集成了复杂的电路和电池系统,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指令发送能力;电极导线则像是“信息高速公路”,一端连接着脉冲发生器,另一端通过静脉血管植入心脏内部,负责精准地感知心脏的电活动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快速传输回脉冲发生器,同时也能将脉冲发生器发出的电刺激传递到心脏,以调节心脏的节律。
与其他类型的心脏植入设备相比,单腔ICD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相较于双腔或三腔ICD,单腔ICD结构相对简单,植入手术的难度和复杂性较低,这意味着手术时间更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减少,术后恢复通常也会更快。同时,单腔ICD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这是因为其内部构造相对不那么复杂,能耗相对较低,所以电池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电话:022-23122931 邮箱:mail@tjqiaoshanghui.com
津ICP备18007947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628号 技术支持:天津元素科技有限公司